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实验室概况 -> 高层次人才

实验室概况

高层次人才

优秀人才类型 优秀人才姓名及获得年度
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苏萍(2007)葛世荣(2021)
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葛世荣(2012)
全国创新争先奖 葛世荣(2020)王家臣(2023)
国家基金委群体首席科学家 鞠杨(2021)
国家级高层次人才

彭苏萍(2000、2001)葛世荣(2002)胡振琪(2006、2017)

代世峰(2007、2008、2009、2016)鞠杨(2011、2013、2017)

王家臣(2013)周宏伟(2012、2014)秦波涛 (2016、2018)

张东升(2017)黄炳香(2018)毕银丽(2019)王凯(2019)

黄艳利(2021) 赵毅鑫(2022)

中国青年科技奖

葛世荣(1996)胡振琪(2005)代世峰(2007)毕银丽(2016)

许献磊(2020)黄艳利(2020)

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姜耀东(2010)葛世荣(2014)代世峰(2014)张东升(2015)
国家级青年人才

代世峰(2013)秦波涛(2014、2016)黄炳香(2015、2018)

许献磊(2020)赵惊涛(2020)赵蕾(2020)黄艳利(2020)

杨胜利(2020)邓久帅(2020)吴建松(2021)马丹(2021)

郑 晶(2022)

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彭苏萍(2005)代世峰(2014)
科技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鞠杨(2016)
孙越崎能源大奖

彭苏萍(2004)葛世荣(2006年)孙继平(2010)王家臣(2016)

毕银丽(2020)

中国煤炭青年科技奖、孙越崎青年科技奖

周宏伟(2005)张东升(2007)杨峰(2008)赵毅鑫(2011)

许献磊(2015)李杨(2015)杨永明(2016)王宏伟(2016)张

俊文(2017)周爱桃(2018)郑晶(2018)邹冠贵(2020)

中国科协托举人才 崔凡(2017)马丹(2019)
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 代世峰(2006)
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

赵峰华(2000)孟召平(2002)代世峰(2004)陈建平(2006)

柏建彪(2006)秦波涛(2007)程久龙(2008)

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

郭德勇(2005)鞠杨(2005) 许家林(2005)张东升(2005) 

毕银丽(2006)柏建彪(2006)代世峰(2006) 李贤庆(2006)赵

峰华(2007)崔希民(2007) 杨峰(2008)王凯(2009)彭瑞东(2012)
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

E-mail:zhouq8008@163.com